2010年7月,霸王洗發水被報“致癌風波”。霸王在第一時間開啟微博,通過官方微博發布29條信息做出相關說明。霸王憑借微博公布信息,將媒體集中到微博上,減少了猜測,提高了危機公關的效率,其實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
霸王的微博公關效果明顯
而相反的,在2010年一場全國關注的互聯網口水戰之中,不少IT微博只要發布了個人對某產品的不滿,立刻會發現自己這個可能平時都沒什么關注和轉發的微博,突然關注率極高,點評(不是轉發)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爆發,而內容千篇一律是抨擊,甚至上升為人身攻擊,甚至點評的內容都是重復的,這是典型的水軍作風,而對于微博用戶來說,這種勢大壓人的方式,更加強化了好惡感,也同時加劇損害了這個企業的品牌。
對于企業微博來說,盡量不要利用微博去賣產品,微博應當承載的是一個品牌形象推廣和品牌形象監測的功能。企業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直接獲取消費者對品牌的感受以及最新的需求,從而為企業獲取市場動態及進行危機公關提供依據。
個人微博“企業化”
讓企業職員的個人微博成為企業品牌樹立的一個標桿,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填補企業官方微博的不足,特別是企業高層微博,他可以很生活化,記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也可以很職業化,講述最近在工作中的麻煩。閑談之間,就拉近了原本在網民看來比較神秘的企業老總和自己的距離。
在國外,這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Zappos.com以網上賣鞋起家,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網絡百貨商場。Zappos的客戶是一群年輕并蝸居于網絡的人。其首席執行官Tony Hsieh以CEO的名義開了Twitter賬戶,其擁有169萬之多的追隨者,表明了Zappos樂于接近客戶、理解客戶的態度 (在交流中建立開放誠實的關系),他非常坦誠的跟用戶進行溝通,給整個公司的品牌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而在國內,企業+個人的微博模式,突出體現在互聯網企業特別是游戲公司之上,不僅僅游戲公司高層開設微博和普通用戶互動,就連中高層也通過微博為企業品牌不斷加分。
但凡一款新游戲發布前夜,會引發不少玩家在微博上的討論。這時候,一個已經模式化的微博營銷方式就是,不少游戲的設計主管會在關鍵時刻分享一些最新的設計內容和某些產品趣聞,甚至于部門之間的負責人還會在微博上為某個產品打一下口水戰。盡管無法確知是不是營銷行為,但總能吸引到不少關注度。而帶有企業印記的個人微博,無論是哪一階層,其實都在或明或暗的彰顯著企業文化。在這方面加強引導,讓個人微博為企業品牌加分,又不讓其失去獨立性,則有聚沙成塔之效果。
而比較經典的案例發生在世界杯期間。
4399游戲網站站長蔡文勝發了一條微博:“為感謝博友們支持,配合世界杯和大家互動一下。大家可以競猜世界杯最后四強排名。一,只要評論我這條微博,寫出四強順序,如例:1阿根廷,2德國,3巴西,4英格蘭。并轉發到你自己微博留底。二,從現在開始72小時內回復有效。會以最先回復時間來計算前32位猜中者,送出32部iPhone4。”簡單的一個活動,收獲了30萬人參與,同時這幾十萬人也把蔡文勝和“4399”記住了。其實蔡文勝并沒有在這個活動中,為自己的網站做任何顯性宣傳,無招勝有招罷了。
當然也有比較失敗的案例,比如互聯網企業老總之間為了產品之爭而進行的罵戰,通過他們自己的微博發布,且不斷地傳播,被微博用戶所熟知,并被傳統媒體和大量網絡媒體所引用,其結果是罵人的無論再有理,最后依然把自己企業的品牌深深傷害了。(節選自我的新書《價值百萬的網絡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