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村出生的孩子,沒到春節丟會千方百計的回家,哪怕工作再忙、路程再遠,即便口袋里面沒有錢也要回家與父母家人團聚。在印象中由于農村是傳統文化和習俗保存最好的地方。特別是傳統節日特別熱鬧。尤其是春節更是隆重。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切隨之而改變。
堡口渡口幾年的變遷,每一次回家都是不同的感覺。
鄉村,年輕人多數的外出
堡口下林家院子,整院子人搬入堡口上街的新房,老院子也就末落了。
父輩 打的土磚 修健的老房子,現在拆了種了臍橙樹了
五爺爺的老房子,他人走了叔家也拆了重修了。小時候常常在他家玩的。
以前老中學的入門
(以前當地最大地主家的院子,要是沒有拆保留下來就好了)
自從八九十年代外出打工潮開始,大量農民工進城打工,為制造業和建筑業以及城市消費帶來巨大的紅利。然而隨著物價房價的快速增長。農民工除了數字上的收入增長,實際上并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隨著花費農藥以及其他農資成本上漲,糧食價格連年下跌。種地已經是賠錢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已經放棄種地。雖然在外邊掙不了多少錢。但是至少能維持生計。很多人擠破腦袋擠進了城市里不再回來。
每一次回家,雞啊鴨啊成群,
帶著兒女回來老家,找到他們的小家伴,可和我們那時小時玩的大不一樣。
有小孩的地方就是熱鬧,以前我們小時玩都是二三十成群的
鄉村常住老人小孩。十一回去一趟看不到幾個小時的玩伴
以前的耕地,因為年輕不再下地,老父親前幾年種了臍橙樹,今天都開始掛果了。
隨著年輕人學歷不斷提高,他們都希望通過寒窗苦讀走進向往已經的都市生活。所以在很多擁有高學歷的年輕人選擇了留在外邊。特別是沒有了父母基本上很少回來。在外地結婚生子后為了讓孩子享受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教育,留在城市里成了他們的首選。所以農村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夫夷河上的堡口渡口。時代在進步,以前人工劃船過河,現在都是縣海事配備的新型輪渡船
記得以前春節的時候,村里總是一波又一波的年輕人在街上溜達。然而現在卻很難看到這樣的現象。而且小孩子越來越少。曾經村里一場露天電影、一場煙花、一臺民間戲劇都熱鬧無比。我們記憶中小時候泥濘的小路、土胚房早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規劃整齊的房子和街道。道路寬了、房子新了、然而人卻不見了。沒了以前的熱鬧。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對河的新農村建設比我們以前的老街好看多了
在村里閑逛的時候發現很多房子早已經空了,當年熟悉的鄰居也不知去向。關于他們的消息也停留在聽說。那些小時候的玩伴能湊在一起的屈指可數。大部分已經沒有音訊。被掏空的鄉村,我們再也回不去了。然而農村出身的我們雖然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中,卻又很難融入。太多的離別在今日演出,小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爸爸母親一樣樣的東西裝進后備箱,恨不能把家里的所有東西都讓后代帶走,而這一走更加寂靜。
每一次返回城市,爸媽一樣樣的東西裝進后備箱!
從農村走出來的同齡農村人 大家還回得去嗎?